言情小说大全手机站 > 姑爷变公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24 页

 

  “毋需与我讲这些大道理。”封戎的手搁在她的背上,享受着她的亲近,“我懂你的意思,我也并不觉有何不妥,为夫的是个明理之人。”

  “知道你明理。”三句不离夸赞自己的字句,这哪叫自信?明明就是自大过了头了。

  “我不仅明理,除了画像外,我还有样东西要给你。”

  “有东西要给我?”心茹露出一个笑容,对他伸出手,“拿来我看看。”



  “自己找。”封戎后退一步,背对着她一会儿,然后转身双手背在身后看着她,“东西就在我身上。”

  “你怎么那么爱玩?”心茹微嘟起嘴巴。

  封戎不认同的摇摇头,“这不叫爱玩,这叫‘情趣’。”

  “这叫无聊找事做。”心茹嘴巴虽是这么说,但还是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开始在封戎身上找宝物。

  “不要在我身上乱摸。”

  心茹为了找东西,双手百无禁忌的乱摸索一遍,把封戎整个身体都摸遍了,才不管封戎的“哀嚎”。



  “没道理找不着啊!”心茹微皱起眉头,手一伸,便把封戎的衣襟给拉开,露出里头的白衫。

  “哇!娘子,你还真豪放。”封戎被心茹的举动给弄得忍不住轻笑出声。

  心茹闻言,脸微微一红,不过她随即说道:“你不是说,你就是喜欢我这样子的性情中人吗?”

  “没错。”封戎点点头,很大方的道:“继续啊!”

  打死她,她也没勇气再脱下去了,于是她没好气的瞥了封戎一眼,“你东西到底放哪?怎么都找不着?你该不会是在寻我开心吧?”

  “我哪敢寻你开心?”封戎觉得好笑,伸出背在身后的双手,露出一个巴掌大的玉佩,“我一直握在手上,谁知道你拚命在我身上摸啊摸的。”

  “你……”心茹看了玉佩一眼,又把目光给移到封戎的脸上,“你方才存心骗人。”

  “我没有。”封戎理所当然的摇头否认,还露出一个坏坏的笑容,“是你自己想要跟我亲近才是真的吧!”

  “你欺负人!”心茹气愤的跺了下脚。

  “嘘!”封戎飞快的亲了心茹一下,“别吵醒封烈,我道歉就是了。这玉佩喜不喜欢?”他将玉佩拿到心茹的眼前晃啊晃的。

  心茹一把将封戎手中的玉佩抢下来,一看色泽便知是上好的玉石,上头刻了只凤,“好漂亮!”

  “这是姊姊送的。”封戎一看便知心茹喜爱手中的玉佩,他走到一旁的多宝格,将自己的玉佩给拿出来,“这两块玉佩是一对的。”

  封戎的话还没讲完,手中的玉佩便被心茹给抢到自己的手上了。

  “真是漂亮,”心茹着实打量了好一阵子,便把两块玉佩分别握在左、右手,藏到身后去,“我都要了。”

  “这怎么成?”封戎觉得好笑。

  “怎么不成?”心茹把头给抬起来,一脸的骄傲,“我说成便成。”

  “喂!”封戎再也忍不住的笑出声,“你前辈子八成是做强盗的。”

  “是又如何?”心茹一脸的得意,“谁教你要捉弄我。”

  “罢了、罢了。”封戎长手一伸,便把心茹给拉进怀里,“想要,就都给你吧!反正夫妻一体,就当放你那里好了。”

  心茹闻言,点点头,在他怀中静静的打量着玉佩,她抬起头,“该去找姊姊了吧!”

  “这个嘛!”封戎突然打横着把心茹给抱起来轻放在软榻上,“不急,稍后再说吧!”

  心茹可万万没想到封戎会如此大胆,她微微的看向花厅,“有人……”

  封戎知道心茹所指的人是封烈,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直视进入她的眼中,“他睡着了,而且那么小,放心吧!”

  心茹闻言,也忍不住的回以一个笑容,理智之门已经翩然阖上。

  芙蓉帐缓缓落下,隔住帐内的春光,躺椅上的封烈也依然睡得香甜。

  ***

  “别跑那么急!”封戎一脸无奈的跟在心茹的身后,看着她像是孩童一般的不停的绕着一个又一个的摊贩。

  今日是中秋佳节,他拗不过心茹的哀求,只好带着她出府四处转转,此刻就看她拿着月饼,一边吃着,一边忙着四处逛。

  蓦然,心茹停住了脚。

  封戎见状,连忙走到她身旁,“怎么了?”

  “嘘!”心茹做出一个要封戎噤口的动作。

  封戎看着她一脸的专注不由更加好奇,他静静的站在一旁,想看自己的娘子在搞什么鬼?

  “这是什么声音啊?”心茹转头看着封戎问道。

  “声音?”封戎皱起眉头,“什么声音?”

  “注意听。”心茹好笑的拉了封戎的衣角一下,“有声音,有人在唱小调的声音。”

  封戎侧着头仔细聆听,街上一片嘈杂,但却隐约从远处传来一阵婉柔、动听的小调声,他露出一抹了然的笑容,“这是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这是什么东西?”心茹睁着一双眼,好奇的问。

  “真不如道你这十几年的岁月是在哪里过的?”封戎轻拉着她,缓缓的走向小调声的传来处,“不知何谓送子观音、不知何谓糖葫芦、十昧馄饨,现在竟然连凤阳花鼓都不知道?”

  “你是什么意思?”心茹感到有些许的受到侮辱,“大明律法也没明示我得懂这些啊!”

  封戎闻言一笑,轻拉着她的手,“来!”他空着的手拿着扇子,指着前方一群人围绕的地方,“这两位大姊唱的便是凤阳花鼓。”

  心茹的目光缓缓的投向封戎所指的地方,就见有两个女人,一个打鼓,一个敲锣,其中一个女人还歌曰: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有钱人家卖田地,无钱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女卖,身背着花鼓走他乡。

  柔柔的声音婉转、动听,歌词也颇为感人。

  “这是什么意思?”心茹原本好奇的脸蛋突然皱起眉头,问道,“凤阳闹荒灾吗?”她奇怪自己在宫中怎未听人提及?凤阳好歹是太袓之故乡,闹荒灾可算是大事了。

  封戎看着心茹蓦然陷入沉思的容貌,忍不住关心的询问道:“怎么突然神色一变,身体不舒服吗?”

  心茹摇摇头,她还真搞不懂这些平民老百姓在民间所流传的歌曲,她抓着封戎的手,不死心的问道:“这歌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会说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呢?”

  “为什么?”封戎露出一抹惊奇,真的挺好奇自己的小娘子以前到底是生活在什么环境底下?“先皇为了充实自己故乡凤阳地方的富裕,便下令把江南富庶地方像是苏州、松江、杭州一带的有钱人家约有十四万户全迁徙到凤阳去,不准他们回原籍,而这些人为了想回乡扫墓探亲,但又碍于当今的圣命,只好在冬季时借口凤阳年荒,行乞回故乡,到了翌年春天再回凤阳。

  “就这样成了习俗,也就造就了这首凤阳花鼓,所以这首歌并不是代表着凤阳年年灾荒,只不过是中国人那种任重道远的心,使后代子孙想回乡省亲所致,了解了吗?”封戎轻点了点心茹的小鼻子。

  “了解了。”心茹有点闷闷不乐的点点头,她还真没想到一个法令能影响如此重大,她突然想到——“封家也算是大户人家,而且又是在杭州,但为何没有迁徙至凤阳呢?”

  “总会有办法不用迁徙的,”封戎露出一个淡笑,“我爹在年少时曾经救过一位少年郎,而这位少年郎现已位居左布政使,因当年是靠着他帮忙,所以才得以……”封戎闭上了嘴,他相信以心茹的聪明,她自然懂他的意思。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