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四:“湾生”
这个日语词汇,指的是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六年在台湾出生的日本人。
注五:“太平洋战争”
专指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偷袭珍珠港,至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签署投降书这段期间,轴心国日本与同盟国之间的战争,战场遍及太平洋、印度洋、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注六:“日治时代学制”
与今日有些不同,依序为小学校(主要是日人子弟就读)与公学校(主要是台人子弟就读)、中学校、高等学校及大学;修业年数分别为“六、五、三、三”。今日台湾不少在日治时期创校的高中,如故事中的花莲港中学,前身都是日治时代的中学校,故学生年龄层与现代并非完全相同。
注七:“日治花莲港市街道名称”与“今日花莲市街道名称”对照。
故事中萩乃堂所在的“稻住通”为今日的“中华路”;“黑金通”为今日的“中山路”;“春日通”为今日的“复兴路”;“筑紫通”为今日的“中正路”;“营所通”则为今日“中正路618巷反622巷”,因当年为军官宿舍而得名,至今仍有一排日式老建筑在那里。
注八:“花莲港驿”
当时的花莲港驿与今日花莲火车站位置并不相同,是在今日的“花莲铁道文化园区”那里,靠港边很近,离稻住通仅有一个街区的距离。
注九:“内地人”与“本岛人”
当时将日本人称做“内地人”,台湾人称作“本岛人”,为求反映时代,因此那个时代的角色对话时使用此一方式指称。
注十:“七脚川事件”
爆发的年份为一九0八年(明治四十一年),至一九一四年(大正三年)最后一批不愿归顺的衽人才投降,此事件造成七脚川社人被迫离散到台东鹿野及花莲南势五社,并且他们的衽址成为日本政府官办移民村吉野村的土地。
注十一“南园村”(天啊,居然写到注十一……)
故事中巴奈跟谢春香、邱胜彦所住的“南园村”,即今日的吉安乡“南华村”,在吉野村的隔壁,是汉人与原住民混居的村落。
能够看到这里的人,请容作者致上最高的敬意。(看完的人一定也很喜欢历史吧!不然这么落落长的东西谁有耐心看完?)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对这些琐碎的时空背景设定感兴趣,但想着也许会有人想多知道一些,所以还是放了上来。查资料的过程中参考了许多书籍与论文,希望能尽力呈现那个时代的氛围,但同时也深深感到自己能力的不足。
若有考据上的错误,请原谅作者的能力不足,也欢迎指教。
后记
身边的历史 裴宁
这个故事的灵感,是由好几个在不同时间点出现的想法连成的。
一切始于几年前去花莲拜访亲戚时,亲戚带我去了彷如踏入日本结界的埯柊院,看着院落内的八十八尊石佛、典雅的江户风格拜殿、屋檐下的晴天娃娃,真让人有种身在日本的错觉;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历史课本上没写到的,东部日本移民村与七脚川事件的故事,就发生在我脚踏的这片土地上。
曾在这片土地共同生活的日本人、原住民、汉人,究竟曾交织出怎样的故事呢?当时的我就忍不住这么想着,那份想象成为一颗种子,在心底冬眠。
去年秋天,我的第一本小说即将出版之际,看了一部日本纯爱电影,电影本身并没有特别打动我,跟这个故事也没什么相似之处(唯一的相似之处可能是主角都说日语?),但电影的主题曲不知何故撼动了我,唤醒了我心里的那颗种子,发起芽来,说:来写一个花莲的日本移民与他后代的故事吧。
于是我上网找数据,很幸运地,就名我想写这样一个故事的同一个月份,一本记录湾生日本人故事的书籍热腾腾地出版了,我立刻买了、读了,然后又陆陆续续买了很多关于日治时期的资料书,故事终于在我心里渐渐成形。
学生时代读历史时,总觉得那些历史事件离自己很遥远,好像没什么关系,背了忘、忘了再背,尤其近代史简直是大混战,人名地名条约名满天飞,什么马关条约、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等等。但是,在为了写这个故事翻阅史料的时候,我才深深感受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历史的浪潮之下而不自觉,那些影响了我们祖父母辈的历史,余波当然也会打在身为下一辈或下下一辈的我们身上,以一种我们或许没有察觉的方式。我想写的,就是这股时代的余波如何影响着现今的人们。
唔,是不是有点太沉重了?抱歉抱歉。
第二本作品就挑战近代历史题材,自己写到中途时也觉得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但真的很想完成这个故事,因此还是尽最大力量去查去写;写完初稿那天我简直像一块被打上海滩的烂布,跟亲友说“我脑汁被榨干了,请让我就这样倒地不起不要理我”(亲友:喂你振作点)。在历史场景的描写上,我尽力去做到描写出时代感与贴近史实;关于原住民文化的部分,也希望能尽量传达出正确的资讯,但一定还是会有错漏和不足之处,欢迎指教,也请容我在之后的作品中改进。
二战终战到这个故事完稿正好七十年,在这场影响几乎波及全球的战争的威胁之下,不少那一代的人都有相当惊心动魄的故事:躲空袭、逃难、上战场、生离死别等等。我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历史,如果有机会,去跟还健在的长辈们聊聊,或去追寻一下自己的家族史,也许你身边就有着不输小说的精彩历史呢。
这个故事能顺利完稿,我想跟一些人说谢谢。
首先感谢我的挚友A提供了许多日商公司的信息给我,没有你告诉我的背景知识,故事的设定不会这么有真实感(日本阿北热爱的林森北六条通让我卬象深刻哈哈哈!)。谢谢你忍受我越洋电话拖着快半夜想睡觉的你问东问西,后来也常常让我丢讯息骚扰,没有你,这个故事就不能以我心目中想要的形态完成,也感谢你对这个故事的喜爱,给了我许多信心,让我再次感受到世上有个跟自己灵魂有某处共通的soulmate真是太幸福,谢谢你,吾友。
另外感谢我永远的第一位审稿员L。感谢你在我写稿阶段就一直说好想看,容忍我写稿时会暂时从地表消失,进入另一个世界,真的看了之后还给了我很多中肯又实用的意见,让故事能更精准地传达出我想表达的意念,真真感谢你给我的第一手回应。
还有我的医疗顾问学妹“,感谢你总是迅速解答我的医疗问题,让我不会写出误导读者的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呀。
这个故事能成书跟大家见面,则要感谢项姐与万达盛出版社的所有同仁,若没有你们坚持在言小界耕耘,遣个故事也许永远不会有跟读者见面的一天,期望万达盛越来越好,开创新局,把更多好故事带给读者们,我也会在作者的道路上继续努力的。
最后,感谢翻开这本书的你。读者的支持,是作者与出版社存在的必要因素。谢谢你愿意抽出生命中的一段时光,阅读这个故事,希望这个故事使你经历了一场愉快的阅读旅程,也希望你继续支持书市、支持小说,让这个市场永远存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