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大全手机站 > 医路嫁王府(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8 页

 

  “三丫头,你怎么连为父也不认识了,难道是掉下河之后磕着脑袋了?都是为父不好,没有照顾好你。”顾正元趋前几步,大有要拉着她的手跟她共叙父女之情的架势。

  柳盼被他的热情给吓着了,也不顾屋里还有旁人,扑进了慕容夜怀里。“王爷,这个大叔好奇怪,我不是他的闺女,他这是做什么?快让他走,怪吓人的。”

  慕容夜揽着她,轻轻拍抚着她的背,温柔的哄道:“你既然不喜欢见到他,我让他走就是了。不怕、不怕,本王在这里呢。”

  这是他新近养成的习惯,只要她说害怕,他就会好声好气的哄着她,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变得毫无原则的迁就她,连不认生父的事情也纵容着她。



  按照大楚律例,不认父母的儿女那是不孝的大罪,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发生在她身上,他想的就是:管他什么律法,都比不上让小丫头高兴。

  顾正元瞠目结舌,心急的道:“王……王爷,我真是她的亲爹!我真是她的亲爹!她说不定是脑袋磕着了,不记事儿了。”

  柳盼亲眼见识过他利益至上的嘴脸,哪肯认他这个父亲,况且他会找来,肯定是知晓她如今跟在慕容夜身边,她又怎么会让他仗着睿王的势为自己谋利,于是她在慕容夜怀里蹭了蹭,嘟囔道:“我根本不认识这个大叔,看来这个大叔是心怀不轨,想攀附王爷呢,王爷千万别被他给哄骗了,我是谁的女儿,难道我自己还不清楚吗?”

  慕容夜对她现在几乎可以算是千依百顺了,当下便板起脸道:“她既然说不认识你那就是不认识,何故要攀附?”

  顾正元额头上的汗珠滑落,双膝一软就跪了下来。“王爷明鉴,她确实是我的亲闺女啊!”他也顾不得难看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述说他是如何疼爱她,视如珍宝,接着又端出对女儿思念成疾的那一套。

  只可惜顾正元自以为的真诚感动了自己,却无法感动慕容夜与柳盼。



  柳盼依旧极力否认与他的血缘关系,而英明神武的慕容夜居然连查证也不肯,直接道:“本王哪有那个闲功夫去查你是不是有女儿失足落水,既然她说不是你女儿那就不是,休得与本王歪缠!来人,送客。”

  睿王亲卫送客的方式很是粗鲁,挟着他的胳膊就将他扔了出去,并冷冷的警告道:“你要是再敢打扰王爷的清静,就直接送你到牢里去清醒清醒。你也不睁开眼睛瞧清楚,这里可是你能撒野的地方!”

  顾正元很是委屈。“我只是想认回我闺女啊。”

  房内站在窗边上瞧热闹的柳盼回头对着慕容夜做鬼脸。“王爷,你强抢民女,连苦主都找上门来了。”

  慕容夜好气又好笑,曲起长指轻弹了下她的额头。“到底是本王强抢民女还是民女非要跟着本王走?”她捂着额头一副受了莫大冤屈的模样让他的心彻底软了下来。“好吧好吧,是本王强抢民女,请问民女的亲爹找了来,你可要跟他回去?”

  她一点也不意外他已经知道了真相,凭他这些日子的雷厉风行,连仁同方的底都被查了个一清二楚,两淮盐务官员没有一个能漏网的,他还有什么查不到的呢。

  她摇头轻笑。“不要!民女被王爷抢来之后,已经迷失在王府荣华富贵的好日子里了,不想回家了。”

  慕容夜大乐,宠溺的拧了下她的小鼻头。“王府荣华富贵的好日子是怎么样的,你又感受过了?”

  柳盼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嗯,糖水喝一碗倒一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王爷抱着金盘子坐在床上吃油汪汪的大烙饼,还可以卷大葱蘸大酱……”话都还没说完,她自己先捂着肚子笑倒了,因为她实在无法想象英武的睿王跟庄户老头一般吃大饼卷大葱的模样。

  他也被她描绘的场景给逗得朗声大笑。“好你个促狭的丫头!”

  两人欢快的笑声传到顾正元耳里,让他懊悔极了,早知道三丫头有这么旺的运道,当初无论如何也要好生笼络住她啊!

  第十四章 盐法改革(1)

  睿王爷在两淮掀起的巨大风浪很快就传回了京城,廷议时有不少朝臣参他。

  一说睿王不懂民生盐法,一意蛮干,将两淮盐官全都拘捕,盐务要由谁处理?另一说睿王捅出这么大的娄子该如何收场,如果要重新委任官员,恐怕人数甚众,一时无人可派,就算是在京候官的全加起来,也未必能填得了这个窟窿。

  倒也有机灵的揣测帝心,说不定这正是昭帝想要的结果,便绞尽了脑汁将睿王夸了又夸,称赞他上马能治军,下马能安民,实是文武双全的人杰。

  昭帝听了心花怒放,差点当场傍他加官进爵。不过昭帝考虑到在场不少官员脸色不好,可能此次睿王整顿盐务害了这些官员损失的利益,他们平素定然没少拿仁同方的礼,好端端一个钱袋子被睿王连窝给端了,心情能好才怪,最后只口头勉励几句。

  昭帝的反应让朝中不少有心人看出了端倪,但就算如此,朝堂上仍旧吵得不可开交。

  昭帝虽感无奈,还是必须出来打圆场。“朕既然派睿王整顿江南盐务,他才刚有作为,诸卿何不多点耐心,等睿王整顿完了,如果结果不好,再参也不迟。”

  下面不少折了一条财路的官员心道:等江南闹得腥风血雨就晚了,不过既然陛下发话,他们也不能做得太难看,免得到时候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就不妙了。

  昭帝也不管朝堂上官员如何参睿王,其后有关两淮盐务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到他的案头,他一律装聋作哑,折子留中不发。

  太子跟着昭帝学习国政,但凡有关盐政或者参睿王的,昭帝不愿意看,就全部扔给了太子,太子苦不堪言,早知道当初跟睿王一起去江南,省得天天在京中替昭帝顶雷。

  朝中不少臣子轮番觐见,开口必是——

  “微臣昨日上书,有关睿王在江南所行之事……”

  昭帝总不等对方讲完,便用同一套说法打断——

  “有关盐务的折子全是太子批覆,朕近日身体微恙,此等小事就别再来打扰朕了,爱卿不如跟太子聊聊。”

  臣子听到皇上这般回应,皆感沉痛,盐务关系到国计民生,居然成了小事?况且太子只能听听,又不能拍板决定,跟太子有什么好聊的?

  太子只能暗翻白眼,祈求父皇别再把这种烦心事一股脑的推到自个儿头上。

  不过还是有愿意跟太子聊聊的臣子,每日堵在东宫门口,直言要挽救实行了错误方针的睿王,陛下既然不听劝,太子就必须担负起未来储君的责任,有义务劝导陛下顺从民意,规劝训导睿王别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某件事一旦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想要改革势必就会遇到不小的阻力,然而睿王的幸运就在于这些阻力他皆未感受到,全让昭帝与太子去体验了。

  两淮盐务官员是拘捕审查了,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盐务却不能停,就在许多人翘首观望睿王接下来会有何动作时,他忽然宣布改引盐为票盐,取消了引窝,无论官绅商民,只要纳税皆可承运,且在销售区域之内,无论何县,皆可销售,此外,他还取消了场商,让承运贩盐之人直接向灶户购买。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