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始终没把大夫给找来,奶娘等不及,自己出门去寻大夫。
宛娘虽然同意女儿的计策,却始终对丈夫抱持一线希望。
因此在父亲下朝、听说钫敏哥哥落水之事,与江姨娘一起来竹院探望时,诗敏望着母亲犹豫的表情,心一横,为了让母亲对父亲彻底断念,她豁出去!
她揉着眼睛放声大哭,小小的手指向江姨娘,一五一十把事情始末说清楚。
面对一个歪着头、流口水的傻儿子,以及女儿的无端指控,莫历升脾气上来,一巴掌打上女儿的脸。
诗敏才五岁,哪禁得起这样的力气,头一偏,整个人摔倒在地,跌倒时她的头撞上桌子一隅,额头瞬间肿了个大包。
宛娘抱起女儿,眼看着女儿对丈夫的恐俱,心彻底凉了,很悲哀,但儿子说得对,这个家没有人能保护他们,他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她沉默不语,望住丈夫做无声指责。这就是爹娘为她找的好良人?
妻子的谴责目光让莫历升涌起几分罪恶感,但……就算钫敏受伤、她心痛难当,也不该无端生事。
若非他知道媚娘为了替自己做功夫菜,整个早上都没离开过厨房,诗敏那几句话,定会令他起疑心,这样的争宠手段,绝不能纵容。
脸孔,冷冷揖下话,「你成天在家连个孩子都看管不好,出了事还教女儿往旁人身上泼脏水,争宠争到这等程度对吗?你这样的娘,能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起子
诗敏窝进母亲胸口,嘴角却嘻起一抹冷笑,要知道娘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吗?静待时间证明。
莫历升转身,大步走出竹院,江媚娘得意的跟着离开。
争宠?居然说她争宠?冤呐,她的心要冤到什么时候,才能昭雪?
宛娘抑不住泪水,诗敏和哥哥轻拍着母亲的背。
莫钫敏说:「娘,儿子会刻苦自励,定为您争个话封,让爹看看您是怎样教儿子的。」
诗敏说:「娘,哥哥还活着呀,他没被江姨娘害死,那代表上天睁大眼睛,他正在看着呢,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宛娘搂着儿女,破泣而笑。「是啊,有钫敏、有诗敏,娘这辈子还缺什么?」
第2章(2)
直到天黑,奶娘才气冲冲地领了大夫回来。
先前,她气呼呼地追着管家问,管家说已经差人去延请大夫,可结果,竟是诓骗她,让她延迟这么长一段时间!
她在心底怨恨看,这些下人若无人在背后支使,他们岂敢不把主子的命放在眼底,难道江姨娘故意不让少爷就医?
可不是吗,鑫敏少爷连钫敏少爷一根头发都不能比,江姨娘的妒恨早就满了。
糟了,她不该等的,若钫敏少爷的病情延误出事,怎么办才好?钫敏少爷是夫人的心头肉啊。
她出了家门,一路抹泪、一路寻大夫,接连找了两家医馆,都说大夫不在,她急得全身冒汗,整个人都快晕厥了,却还强撑着意志力要替少爷找大夫。
幸而老天有眼,她一个踉跄差点摔倒时,一名皂袍少年扶了她一把,见她脸色惨白,顺手替她号脉。
见状,她抓住对方的手问:「你是大夫?」
他笑着回话,「学过一点儿。」
奶娘啥都不想,就哭着、求着,把人给求回竹院。
这名皂袍少年名叫凌致清,在原本的轨道里,他会在诗敏八岁那年出现。
那时宛娘因日夜思子成疾,奶娘在路上意外遇见,将他请回家里,之后的六年,他留在莫府,一面为宛娘医病,一面教导诗敏医术,因此诗敏才会成为慈眉观音,有能力为贫民义诊。
当诗敏见到凌致清那刻,她心底清楚,命运转轮改变了,大哥被救回来、她的师傅提早三年时间出现,命运的方向因为她的重生,彻底不同。
凌致清和诗敏一见投缘,她绝对信任他,因为有前世的经验,她比谁都清楚凌致清是怎样的人。
她半点事都不隐瞒凌致清,包括江姨娘的狠庚、哥哥装傻以死里逃生,她央求母亲将凌师傅留下,对外」说是为医治莫钫敏的病。
这件事传出去,府里上下都嘲笑宛娘,说:「傻子不是病,若能医好,天底下全是状元啦。」
江媚娘牙尖嘴利,满嘴刻薄道:「有那等闲银子,不如拿出来给正常的使。」
莫历升不管这事,反正宛娘用的是娘家带来的嫁妆,又不从公中使钱,便睁只眼闭只眼,随她折腾。
宛娘不是个会借故作茂子的,可为儿子、女儿,非硬上一回心。她借口下人说嘴、背地议论二少爷的病,便将竹院里服侍的人全数打发出去,让奶娘在外头买来三、四个年纪大、行事稳妥的仆婢,从此竹院自成一方天地,再不与其他院子来往。
除向公婆晨昏定省外,宛娘尽量不外出,竹院的其他人也是一样。
教诗敏讶异的是,前世她只知道凌致清医术颇为高明,如今方明白他还有一身好功夫,他向她娘引荐昔日好发庄柏轩,两人一文一武,齐心合力教导她和钫敏哥哥。
诗敏对经史典籍不感兴趣,反而追着凌致清学医术。
她果真对医术感兴趣?未必,前世是为医治母亲的心疾,此生是想腻在师傅身边,想象过去一样,在他身上寻求父亲的疼爱。
凌致清也喜欢这个机敏伶俐的小丫头,征求过主母意见后,便收诗敏为徒,让她成日跟在自己身边,耍弄着瓶瓶罐罐和满院子药材。
师徒俩在得到宛娘的大力资助下,每隔半个月,便带着「痴傻」的莫钫敏,一起前往晋州最有名的法华寺施米义诊。
对外,说是为莫钫敏的病情求个奇迹;对内,凌致清说:入仕,为的是百姓、是民生,不是名利。他要求莫钫敏从贫民身上学习,如何让天底下百姓乐业安居。
此后,每回服济米粮回到家里,兄妹两人就聚在一起吱吱喳喳说个不停,两个师傅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说词和见解。
莫药敏主张,安民必要从律法、税赋上看手,唯有给所有百姓公平的机会,才能让天下百姓脱离贫困。
诗敏认为,朝廷应该打破重仕轻商的观念,因为能创造最多银子的是商人,倘若她是皇帝,定会让商人入朝堂,为国家开辟新财源。
只是孩子,却能说出一番道理,足见两个都聪慧过人,凌致清和庄柏轩都不明白,为何莫老爷会不看重这样的孩子?
康元二十九年,莫历升升官了,因政绩良好,被提为六品宫,人京上任。
莫府举家迁往京城,但因为父母年迈不喜搬迁,且京里宅屋昂贵,怕没有足够的屋院住下那么多人,莫历升便留下嫡妻与一双见女在晋州照顾双亲、承欢膝下。
宛娘无异议接受了,对于丈夫,她再不存半分希望,如今她眼底只看得见儿子和女儿,她盼着一双子女快些长大,盼他们成材争气。
但也因为此事,宛娘重新职掌管家大权,她把江媚娘留下的眼线,一个个打发出去,换上一批新人,温顺不争的性子有了些微改变,她告诉自己,两个孩子尚且年稚,她必须坚强。
康元三十三年,公婆相继去世。
直到公公病重时,宛娘才让儿子到公婆房里安慰。
握住祖父的手,莫钫敏在两老面前轻声说:「祖父、祖母,钫敏不是傻子,访敏定会像父亲一样,光耀莫家门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