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已经无法抽身了,我一直穷目且昂然的追寻的……或许是错误的东西。但如果不再听任命运的摆布,我又曾经做过些什么呢?”
听到这样的话,油然升出了一点惺惺相惜的错觉,我很自然的就问出来,“你的信念动摇了么?”
“翡翠说过一句话,‘天下臣子,皆有一心’,所以我把这些和你说,却不能在楚国说。
“其实我们早就没了自信,楚王为达霸业不择手段,我们只是死心塌地的做他的枯骨高阶而已。昭和是个残酷的人,他需要什么的时候随时会把我们一个个都推下地狱,子昊太有信仰,他愿意为了成就什么而死生。商鞅以车分首,吴起乱箭穿身……舍身取义,这是我们都能做到的,子昊连想都不会想,可我和翡翠会质疑很多问题。有些事情,早已偏离了原先的追求,这并不是我们一开始想要的,而有些你自以为很坚固的东西,在他人眼里,其实不堪一击。”
“你说的我懂,”我抬头,看到他依旧嘲讽的眼,继续说道,“我也曾质疑过。可是有一天,一个朋友,用一壶酒……和插在他背上的无数箭支告诉我……绝不可以认命!”
“东方说的是吴西宁将军吧?”他低头思忖了片刻,然后说道,“……这个人实在难得,可,你还是不太明白我的意思……听说你和吴王私交甚笃。”
我讶意的看看他,心中已有了些谱,“难道你是指……”
“天下君主无威不立,时事所逼,他们永远是要控制一切的,包括扼杀自己尚未泯灭的良心。吴王就是再安逸,也终究是个国君,他和昭和骨子里当是一样的人……你明白我的意思。”
“不是!他不一样。”我急切的失口叫出。
陈炀放下了手中的杯子,端倪着我盈满急切的脸,然后自嘲的笑了,“原来是我小看你了,能这么急着用话来堵我,你是在对我说还是对你自己说呢?……其实你早已感受到了,可是你没有理由。你并不需要真实,你比谁都清楚,你仅仅是想要一个理由,而我恰恰给了你理由……怎么,想推翻了?”
这句话仿佛击中了我的死穴,可前几天在吴王宫里的一幕幕,像是烟雾般缭绕在眼前……如果浅阳也能给我一个理由,哪怕是敷衍,我更愿意去相信他而不是自己。
“人可以为情所眷,却不该故此而糊涂,哪怕有些东西你憧憬了一辈子,也注定要失之交臂……你不可能把吴王当作尉迟自修,吴王对你们的感情有几分,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其实我跟你有点像呢,只是我还不至于如你那么激越……嗯?不要这样看着我,我说这些话就是为了让你难受的。怎么这么轻易就让我得逞了?”
他说罢大笑着走出了长亭……有一种称之为契约的东西,不过是一张纸,掉到水里沉下去,都没有声响的。
远处烟霞惨淡,冬天有它一份特有的干净与清晰,我想抬头看看天色,却只看到亭子顶篷的一根梁,挂着夏天里残余下来的蛛网,断了……
坐久了也懒得动,就这样一个人坐在亭子里继续思想,想了半天也只想出一句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想着想着,不自觉就念了出来……
然后一只手按到我肩上,“好……好一个‘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声音里有些颤动。
我回头,看到来人,
“浅阳,你怎么跑到宫外头来了?”
“我来找你呀,”他说着把一壶酒放到台几上,说,“你有没有听过‘芝兰玉树庭前聚,银壶温杜康’?……咦,这里有这么多杯子,看来先前有不少人啊,我小瞧你咯。”
我愉快的起身一跳,跑出亭子,站在一株腊梅树下回过头来,“瞧,幽而不俗,比芝兰玉树更高华远逸。”
他也笑笑跑了出来。我指着面前开了满枝的腊梅,打趣的说,“浅阳啊,你说……江山美人,你比较喜欢哪一个?”
“呵呵,你果然无聊,这么幼稚的问题也好意思拿出来,当然是……”说到这儿,他突然住了口,脸色霎时阴沉下来,“……你诓我!”
我依旧轻言巧笑,殷勤又无聊,但愿长此糊涂一世。
浅阳指了指身后的远山,暮烟四合里,苍苍莽莽的山麓若隐若现,那山名为“虎丘”,远远看去就似一只俯卧待扑的老虎,
“我没有必要解释,我说过,昨天已是过去的东西了……大任于前,如果什么事情都念念回头,我就不是吴王。”
随手折了一支腊梅,把上面的花骨朵统统摘去,光秃秃的枝子举到他面前,“这便是王……浅阳,高处不胜寒。奚以馥郁满枝……”我收手,梅枝断在袖中,很清脆的一声,“……听说你把自修的坟葺在虎丘山顶,什么时候也带我去看看?”
***
胡宜终於是报仇了,当他把陈炀的头颅装在木匣子里交给吴王的时候,我才想起来这些日子久居王宫,早朝上得断断续续,也没有见到胡宜了。
他去了睢阳关,在那里伏兵遣将,斩断了楚国的使节的归路。楚国和亲使团三百六十余人,被我两路吴军围歼无一生还。这当然不是胡宜军职谋私,从军数载他怎会不晓得轻重利弊。
这是王诏。武将战场对阵光明磊落,很少有人愿行这种肖小之举,可胡宜愿意做。
两国交锋,不斩来使,浅阳此举冒天下之大不违。我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因为整件事情我被隔局在外。
事无巨细,可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必须共同面对的是它所带来的后果。
楚国连战书都未下,打着“天理昭彰,兴师问罪”的旗号麾兵伐吴,此举深得军心。
我回忆起前几日与陈炀的对话,条条鲜明有棱……
“我的立场永远是杀与被杀……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现在都快变成我的一点私心了。”
“下一个死的,或许是我。然而我已经无法抽身了,如果不再听任命运的摆布,我又曾经做过些什么呢?”
“商鞅以车分首,吴起乱箭穿身……舍身取义,这是我们都能做到的。”
原来,他早已算计好了一切,在吴天子面前毫不遮掩,在百官面前显示地位官衔,在世家公子面前展放生平所学,原来都不是无的放矢。他跟我说那样一番话,只是想在临死前,找个人,把心里积郁已久的东西说出来而已。
每每吴楚开战,有八方诸侯犬伏窥伺。毫无疑问陈炀所为是在为楚国争取一个可以出战而不授诸侯以顷戈之柄的时机。楚王出尔反尔,又毁约定休兵的三个月战期,这才一个半月,这样的兴兵本会使得楚国军心萎靡,将士百姓心存抱怨。可因为这件事情,他们已经成为名正言顺的仁义之师了。
由於楚司败及和亲使团之歼,诸侯袖手不倾,百邑虎视眈眈。楚国军队士气愤慨激昂,朝野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吴王这一步走得实在荒唐,为杀一士而崩废天下礼乐,无事还好,可恰恰中了楚国抛砖引玉之计,无疑成了自毁长城。
我明白他的立场,陈炀必须杀,可怎么也想不到会犯这么大的疏漏。
浅阳这两天显得很疲劳,他总是一个人坐在宣事殿里叹息说,“我如何能不杀他,如何能放这样一个人回楚国,纵虎归山后患无穷。可这棋走一步是错,退一步还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