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大全手机站 > 合理的传说(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2 页

 

  屈原看着那年轻饱满的身体,不由得痴了。他也曾经年经体壮,也曾意气风发。当年活跃于宫室庙堂的他,哪儿去了呢?那个参与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于齐的他,又哪儿去了呢?

  “进来吧!我还有点小菜。”

  “那、有诗佐酒吗?”汨罗跳了起来。

  “少贪心了。”



  那天之后,开始了一老一少奇妙的友谊。汨罗似乎总是知道屈原何时寂寞难耐,选在最需要的时刻出现。或在江边、或在原野,有时是沉闷的午后、有时是万籁俱寂的夜间,汨罗的出现永远契时,而屈原发现这忘年之交渐渐变得不可或缺。

  汨罗显然身分不凡,对于文学和历史的造诣惊人。学养丰富、思路敏捷,兼之思想豁达,的确是能和屈原相唱和的好伙伴。总是不请自来随意翻阅诗人新旧作,他也帮屈原修文润稿。

  因为俩人都固执,再加上汨罗某种程度死皮赖脸的个性,以至于俩人常出现以下类似对话。

  “我说,这边用‘木兰’比较好啦!”

  “窃以为‘芝兰’甚妥。”

  “木兰啦!”汨罗表情每次都很夸张,“跟你分析一百次原因了。”



  “也跟你解释一百次芝兰好的理由了。”

  “可是我那边都是捣木兰啊!”

  “芝兰用途较广。”

  “木兰啦!”

  “芝兰。”

  “木兰。”

  “芝兰。”

  “木兰!”

  “……”

  虽然常有这类争执,俩人还是感情越来越好。唯一不完美的,是俩人观念实在天差地远。

  “我总是很担忧,秦国目前只是假装和我楚国交好,总有一天会对我们露出獠牙吧!”屈原总是在喟叹。

  “本来就是这样。”汨罗毫不在乎地啜一口酒,这事举世皆知,而且他早就听腻了,“你很无聊哟,一说再说不烦吗?”

  “你可以说风凉话,我可是真的很烦恼啊!为什么王不听我的话?为什么天下就是这么多小人?为什么王者总是爱听小人的话?”屈原每次讲、每次愤慨。

  “世道如此,你就接受吧!”

  “世道如此,就该试着改变啊!”

  “你能改吗?”

  “不能。”

  “既然都知道了,那还有什么好感叹的?”

  “……”

  “算了,跟你讲也讲不通。”

  “我才要那么说好不好?”

  当然,屈原也有问过汨罗怎么认得他的,却换来一个虚无缥缈的回答。

  “你在我们一族中非常出名。”汨罗笑答。

  “为什么?”

  “因为你润《九歌》。”

  “你出身巫觋世家?”

  “啊!类似啦!”

  “什么叫类似?”

  “就是差不多啊!”

  “……”

  于是,话题总是不了了之。

  汨罗就这样陪伴屈原过了几个寒暑。屈原打听过,方圆百里的民家没人知道汨罗住哪,也没人见过汨罗的家人妻小。屈原心里早已有数汨罗不是凡人,便也不追究他究竟来自何方。

  公元前二八一年,楚顷襄王十八年。因为楚王约诸侯意图重订合纵,激怒了秦王,来年秦国举兵伐楚。楚军大败,割上庸、汉北两地予秦,从此两国之间又兴战事。远在江南的屈原悲不自胜,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一度又一度忧愁地徘徊在湘江畔。

  晚秋九月,旋风或停滞或呼啸而过汀旁原野。兰、蕙等香草的香气和白色花絮一同飘落,拂过诗人的衣袖,眷恋也似的在他四周环绕。鸟歌兽鸣此起彼落,忽远忽近地相应合,连水中游鱼都闪动着鳞片反射着水中阳光,似乎快活无比。可是失意的人在美景中更为郁结,澄黄秋色只勾起更多的忧思。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唉,就跟你说了。你的文句很美,但想点正面的东西不是更好吗?”汨罗的声音又从江中传来。

  “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无视于朝这边漂来的熟悉渔船,屈原继续吟咏着。

  汨罗把小舟靠岸,陷入了沉默。

  “汨罗啊汨罗,你也是蛟龙,为何总是甘愿在水底隐藏?”诗人突然停下了,有感而发。

  很难得的,年轻渔夫这次竟然没有再出口争论隐世之道。

  “今天不想争论,你就抱怨吧!”汨罗苦笑。

  屈原微微一笑,汨罗是知道他心情低落,让他发泄个够吧?

  “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心调度而弗去兮,刻着志之无适。”

  诗人一赋终了,身旁的汨罗早已上岸坐在一旁,视线同样远眺湘江。

  “所以,你又想不开了?”汨罗闷闷地问。

  “我好恨,恨佞臣小人荣华富贵;我更哀悼,悼当代人们自私自利。”回风卷过,白发拂面,屈原没有动手拢络,“我一直在想,干脆随着江淮之水入海,跟随伍子胥一起去算了。”

  “唉,你知道,我看到那边沙洲想到什么吗?”汨罗搔搔头,“我想到那个苦谏纣王没人听,最后跳河的白痴申徒狄。活着的时候说破嘴都没人要听,死了还会有人要听吗?他抱着石头沉在河底,只改变了那天鱼虾的菜单而已。”

  汨罗似乎因为自己讲的笑话而吃吃笑了起来,可是屈原笑不出来,这一点都不好笑。

  “好啦!我只是要跟你说没用的。”汨罗止住笑,“人死了,无论上天下地都是一缕幽魂。你活着或许现在不受重用,可怎么知道未来不会时来运转?”

  诗人望着湘江,而汨罗望着诗人。

  “活着,不一定会有改变……可是死了就绝对不会有改变。”年轻人认真地说,“所以无论遁隐也好、遥谏也罢,你都该努力活着。怎么知道再过个一甲子,不会出现个新王重用你呢?”

  “我五十了,你以为我还能再活六十年?”

  “要是你整天想着要跳水自杀,那是铁定活不到的。”汨罗一翻身站起来,拉着屈原往船上走。“走啦!别想了!”

  “去哪?”

  “捕鱼去啊!在这吹风可填不饱肚子。”

  “我又不会捕鱼。”

  “放你在这我怕你跳河。”

  “喔。”

  “真是的,都几十岁的人了,还要让人担心。”汨罗一边把诗人推上船一边抱怨,“还真是不能放着你不管。”

  ~f~a~n~j~i~a~n~

  从那天开始,汨罗死皮赖脸地住进屈原家,硬是挤在诗人床上睡。屈原起先抱怨过,可是数次未果之后也就任由他去了。

  于是一转眼秋去春来,随着秦国大军一路进逼楚都郢都,屈原也一天比一天抑郁。现在,连汨罗的笑语都无法让他振作起来。他想死,时时刻刻都想死。唯一阻止他的,是身旁那个死皮赖脸的年轻人。

  又是一个初春的夜晚,木门再度在月色下响起。屈原疑惑地起身应门,他想不透。除了身边的汨罗之外天底下还有谁会在半夜敲他的门?

  咿呀门开,月色下是个陌生的蓝衣童子,看到屈原深深一揖。

  “拜见屈大夫。”童子说,“我是江家人,奉主母之命传话给主人。”

  “江家?”屈原疑惑,“这里没有……”

  “找我的。”

  诗人回头,原本坐在床上的汨罗已到了他身后。非常少见的,汨罗年轻的脸庞上出现了凝重的表情。

  “抱歉,我可能要出去一下。”汨罗出门前还是回头挤出一抹笑容,“别趁这段时间自杀喔!”

  汨罗随着那小孩离开了,不过显然离得不够远,对话还是随着风声飘回屈原屋中。基于礼貌诗人不想听,可是又不是不想听就听不到。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