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大全手机站 > 风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8 页

 

  柔一脸不解,两人将少女埋葬好后,柔问僧人:“那女孩是怎么了,你们是第一次见面,怎么说终于,又是第几次呢?”

  僧人只谈轮回。

  白狐聪明,又问:“那是说,那少女前几世见过你,所以才那样说罗。可你说普通人转世后不都忘了前世的事,怎么她这会儿又想起来了?还有,人没能活得像精怪那么长,你也说你不是仙人,那你到底是什么,又活多久了呢?”

  “快两百年吧……”僧人这么说,但柔不信。



  妖有妖气,人修形成仙也会有仙气,但她眼前的僧人,却是普通人的气息。而刚刚在救人时,他虽没杀人,可那煞气是藏不住的。难不成,是魔?

  柔决定要一直跟着他,僧人现在看来约莫四十岁,普通人活到八、九十岁就是长寿了,她要看看僧人是不是真会不老不死。

  过了三十年,僧人的外表没什么改变不说,两人旅行至边境战场,僧人又自一人手中,收到那只发簪。

  那是一只打造两只粉蝶交错飞舞,各从一羽下延伸成叉装的银叉,在羽翼上各镶着蓝色、黄色的碎琉璃。

  这究竟是怎样的因缘,白狐是否能看透僧人所隐瞒的过去呢?两人又会遇见怎样的事故,请各位静待下回分晓。

  第四章



  一段结束,微翠亭人群散去,却有等着别段话本的人,陆续入亭。项平没想要听下段话本,只是望着亭外的法善,忘了他该离开,直到项肆辰催促他。

  “肆辰,对那和尚的事,你知道多少?”

  “不比你多,我娘没更我多提什么,而我爹,别说话本,就连人我都难见他一面。从来我也不能先看到,或是先听说,他们平时也少提自己的过往,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段。”

  回到项家后院,法善径自走进项平房中,项平猜他多半又是打坐去,但这是第一次,法善不等项平进房,就先进屋。项平虽有疑惑,但不特意去推敲法善的行为,他没回房,则到项芹房中。

  项芹见项平进房,头也没抬地说:“怎么?一脸郁闷,这些天你虽去听书,却没见你说给我听,二叔这次的故事不好吗?”

  项平不懂项芹是不是明知故问,只说:“该是好吧,听完心情跟着忧郁,不想再说一次。”

  “喔,那不劳烦你,下回我请肆辰哥说给我挺好了。”

  项平郁闷时,喜欢待在项芹房中。这里四处挂着七彩绸缎,上头有鲜丽的刺绣,花草繁茂,蝶鸟群舞,仿若一处细致精细的花园。

  项芹平时老爱挖苦她,但正当他忧愁时,项芹只会静静地陪他。这点就与项群不同,项群只会派工作给他,要他多做事少愁绪。

  “芹……我觉得好奇怪——”

  “怎么?”

  “那和尚,说我受劫数,是要给我解脱才来的……但他为何一直在我身边……这样,我觉得受苦的该是他……可他怎么一脸不在意……好像搞不清楚状况似的。”

  项芹抬起眼,笑道:“怎么,心疼他?”

  “说什么啊!只是……只是……”

  项芹收起笑脸,不再为难项平,柔声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搞不清楚状况的,不只他,你也是。”

  “我怎么不清楚了,就是、就我二十岁那天会死嘛。”

  项平低着头抱怨,没发现项芹脸上闪过一阵痛。

  “所以说你们都不清楚状况。还有啊,不是说你二十岁那天才会死,是你最多活到那天!”

  听出项芹语种有怒,项平怯生生地问:“你怎么?就当我说错话,你别这么生气……”

  “没有。我才不想浪费心力生你这傻子的气。”

  虽然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儿说错,而惹项芹不快,项平还是知趣地回到自己房中。

  面对一尊不说话的活和尚像,比生气不说话的项芹轻松多了。

  看着法善,项平又不知不觉地想起今天的那段故事。

  项平心里算着,连同萍,加上转世,他已杀了萍九次。他是以什么心情面对,是以什么心情下手?现在又是以什么心情在他身边?前几世的他,是否如他,知道一切因果呢?他们又是如何面对?

  项平坐在卧榻对面的椅子上,抱着双膝,直直地盯着对面的法善。

  替法善送素菜的项大娘进来,项平才回过神并慌忙地装作没事,但项大娘可没忘了先前项平的傻样,纳闷地问:“平儿,你怎么看着师父出神似的。”

  “谁、谁看他看出神啊!”项平匆忙地站起来往外头走,项大娘拦住他。

  “平儿,听娘一句话。真那么珍惜,你们俩人的饭菜,我以后就要人开在你房里。”

  “娘,你在说什么傻话,我还是喜欢跟你们热热闹闹地吃。”项平不等项大娘再说,侧身挤出房门。

  项大娘一面把饭菜放在卧榻上的小茶几,一面说:“平儿这孩子,就是爱闹别扭,请师父你多担待些。他绝不是讨厌你。”

  法善平静地说:“就算他真讨厌我也无所谓,毕竟是我让她受这种苦,还连带你们担心忧伤。”

  项大娘怔了一下,随即笑道:“芹儿说你们俩都搞不清初状况,说得还真是没错。你会这样跟在平儿身边,我想,可不单是‘他讨厌你也无所谓’呀。”

  “那您认为是?”

  项大娘不多说,只给他一个慈爱的微笑,而后退出房中。

  这一笑,让法善回味许久。他不懂项大娘的用意,回忆三百多年前的岁月中,他没见过有人这样对他笑。即使很多事,已不复记忆,但这件事却不可能会记错,他没有见过母亲,据说她在生下他后就死了,此后也不曾自他人脸上,见过对他会有这样的表情。

  忽然间,原本想当习惯的独处,却有些落寞升起。法善初次期待,会自正厅走过庭院,推看房门的那个人归来。

  *** 

  僧人与白狐柔来到边境,争战不断的城镇中。士兵们见到云游的僧人,莫不前来拜见,也交托书信请僧人带往家乡。

  两人在一名少年手中接过那只发簪,那簪竟与三十年前,那位少女交给僧人的一模一样。

  少年叫做卢评。

  卢评自百里外的一个城镇,被车队抓到边境充军,对抗西边的游牧民族。上了几次战场,同乡来的伙伴在前些天死在战争中。

  卢评的同乡临死前交给他这支簪,那是他的未婚妻在他离开前,交给他的护身物。

  他希望卢评把它送回去,要他的未婚妻忘了他。

  但卢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不负所托,于是交给僧人,请僧人帮忙。

  卢评清秀瘦弱,说起同乡临死的交代时,周身不住地发抖,柔看了不忍心,上前握住他的手。

  卢评离开前,僧人问卢评几岁,鲁平说他再十多天就满二十了。

  柔看着卢评离去的身影,心中有种莫名的感觉,希望能再跟卢评说些话。僧人却对柔说:“那孩子活不过二十,你别多放心思在他身上。”

  柔回道:“哼,跟着你这么多年,见过真的和尚,才知道你是个假和尚。什么时候学会看人命数的?有什么时候懂得看人心思的?”

  柔转身去找卢评,留僧人一人接应士兵。

  在那里过了四、五天,近来没有战事,僧人也没要往下个地方走,白狐柔与卢评的相处时间也愈来愈频繁。柔沿路上听过许多精怪对人动心的故事,但她第一次尝到这滋味,想多与卢评在一起,想更加地接近他。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