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大全手机站 > 破城(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24 页

 

  园子大致上被覆盖在高树之下,即使骄阳如火,这里依然一地清凉。山泉水涌出之处用白色玉石建了一个亭子,藤木的桌椅茶具一应俱全。人坐在这里,随手可以用木碗取身后潺潺流下的清水烹茶,构建这个亭子的人心思很细巧。

  温家的一个俏丽婢女正在用滚水冲泡茶叶,我和温赢则坐在这里闲聊着。

  温赢其实并不衰老,虽然对他印象不深刻的我,总是固执的认为他已经是满头白发。温赢除了关于茶叶的话题之外,什么也没有说,他把茶的种植采摘和烘烤全都说到了,最后连地域差异导致这里的茶叶质量并不是顶优也抱怨了一遍。

  那个婢女倒掉了第一次冲泡茶叶的水。注入第二遍水的时候,一种难以想象的清香溢了出来。



  我忍不住赞了一句:“好茶。”

  “这就是周相的雨露仙子红,如此绝品,彷若天外仙茶一般,不带人世污浊。”他笑着说:“第一遍的水可以冲开这种茶,但是并不能带出它的香味,只有第二遍的水才是极致。至于第三遍,第四遍的水,味道也不错,不过香味可要淡一些。老夫口味重,只喝第二遍的水。”说完拿起了紫砂小盏,让了一下。

  “周相请。”

  我从美婢手上接过了茶,喝了一口。的确,涩中透出了甘美的香甜。

  “怎么,周大人不喜欢?”

  我挑了一下眉。“哦,不是,我很喜欢。不过,我好像无法品出温相说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味道。不过是茶而已。”



  他笑了一下,挥手让那个婢女退了下去。

  “永离原也是风雅的人,想必这些天心中有事,烦恼了一些,所以没有心情。”

  “的确是这样的。这些天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谣言,说原来的内阁首辅大人,现在的大学士周离,竟然曾经用一种很奇妙的毒药害死了两代郑王,并且他现在深深的迷惑了原本英明的君主子蹊,让他陷入了一个可耻的圈套中。”

  “周大人,谣言止于智者。这些无稽之谈,你不去管它,它们也会自动消失的。”

  我安静的喝了一口茶,然后把小盏放在桌子上。

  “天下号称智者的人不少,奈何若真要找到几个脑袋清楚的,怕也不容易。”

  他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有些人其实乱说话要攻击我这个本就无足轻重的人,不过是个幌子。他们说我辜恩背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过,若是有心人把这无稽之谈牵扯到郑王身上去,那就不好了。碎嘴的人说我毒杀那个四岁的孩子,是为了现在的……”

  “这些人实在可恶。你说是吗,温大人?”

  真正让温赢和文鼎鸶分道扬镳的,不是我和温家那点微妙的情分,而是他们最终发生了利益冲突。文鼎鸶要杀了我,可是他不能避开子蹊;然而如果失去了子蹊,温家就一无所有。

  “周相,不用这样和我说话,我今天邀你过来,其实已经表明了我的心意。以后温家和大人可以说是荣辱与共,不分彼此了。那次,王后让大人为难了。所说温王后和下官已成君臣,不过毕竟是血脉之亲。大人如果有什么不满,下官请您多担待。”

  我一笑。

  “怎么会?温大人这可是折煞我了。莫说那是郑王之嫡后,王朝中唯一可以养育下一代郑王的温王后,就是温家的大小姐,永离也是敬佩三分的。永离自认也不是做官的料,一直想辞官回乡,耕读了此一生。温相才是社稷栋梁,国之重宝。”

  我的话算是和他达成一种联盟,我让出了全部的权利,事成之后,他温赢就是内阁首辅。虽然不是子蹊的九五至尊,威震九重,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威风,足令让所有男人兴奋得寝食难安,辗转反侧。

  “周离,你恨我是吗?”

  “你不仅恨我,也恨鼎鸶。”

  “怎么说呢……你出身世家,还没有成年便入阁拜相,没有学来运筹帷幄就已经身陷阴谋,既是旁人无法企及的幸,也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不幸。有些事,有些话,不是书本上的那点东西就可以完全概括的。”

  在我要离开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他叫住了我,跟我说这些话。不过我还是坐下来继续听着。

  “你和文家的公子璐廷交好,但是你可知道他还有一个哥哥,文家的长公子,文襄吗?”

  我摇了摇头,第一次听闻文家的璐廷不是独子。

  “不曾听说,他现在……”

  “死了,十三岁那一年死了。他死的那一年正好是大比之年,如果公子襄还在,那一年的状元一定非他莫数。想来也已经十多年了,那个时候,鼎鸶还是苏州知府。在苏州那样的烟花之地,他居然可以清如水,明如镜,不取百姓分毫。每天菠菜豆腐度日,他八十岁的老母亲住的还是茅檐草舍。很多朋友都劝他,可是他依然坚持。襄那孩子身体一直很好,可是那段日子也许看书看得苦了些,一次回家的时候淋了雨,就发了热。他们夫妻半夜把孩子送到郎中那里,可是由于拿不出一两银子的诊金,生生耽搁了;不出三天,襄就咽了气……”

  我安静的听着,也不免伤感。我无法想象当时文鼎鸶是什么样的心情。十年寒窗,考场的几番鏖战,数年宦海,到了后来,不要说封妻荫子,就是孩子都无法养活……

  “这不能为他贪污军饷开脱。”

  “不是开脱,而是起因。堂堂的二品大员,一两银子,一个孩子的一条命……”

  我看着眼前依然冒着热气的茶水,清淡的笑了一下。

  “这事要从长计议,不过现在必须解决眼前的事情。关于钱,不外乎开源节流;不能节流而饿死大小官员,那开源就是必须。”

  “哦?”他转而看着我,眼睛中的光亮一明一暗。

  “增加两成的赋税,一切都迎刃而解。等攻破了封国,安定了天下,这些都如同盘中小事,可以慢慢调理了。”

  “这个……郑王同意吗?”他也心动了。

  “不知道,还没有上折子奏明呢。关于军饷和库银,可是郑王心头最烦恼的事情……对了,温相,永离家中还有事,先告辞。”

  他没有挽留,只是道了珍重,让温芮送我出来。

  一路上温芮很沉默,可是到了大门外,我的轿子前面,他问了我一句话,“周相,咳血之人用什么药好?”

  莫名的看着他,“我不知道,等我找林太医问一问。”

  他看了我一眼,点了一下头,应了声“好”,然后转身走了。

  三天后我上山去找林太医,可是那个药芦早已经人去楼空,一些罐子也许由于走的匆忙,被碰碎在地上,尘土掩盖了家具原先的颜色,整间屋子显得仓皇而凄凉。

  这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

  ***

  三日后,一个名为苍澜的园子悄悄的开始兴建。仿照江南的园林,原木青石别有韵致风情。修建园子的费用是户部支出的,一共白银四十万两,正是预备拨往新州的军饷。

  是我,是我为了整垮文鼎鸶而向新州动手了。

  两个月后,新州巡抚文璐廷请求追加军饷的奏折送到京师,可是无人理睬。三天后,子蹊召我入禁宫,他把文璐廷的折子直接摔在我的脸上,一句话都没说,让我离开了。

  九月,由温赢上奏的,郑王子蹊一道圣旨昭告天下,增加两成的赋税。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