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既然妹妹要求了,他这个做哥哥的无论如何也要捉那家伙来问个清楚。毕竟有情感的结合才是最好的不是么?
但是最近因为寒冰圣域的那件事情,宋雁离似乎忙得脚不沾地,他连看都没有办法看到人,又如何说起?不过反正也不用急,他要见宋雁离是不难的,等他把一切都处理好也不急。
父亲总是说自己慢性子,那又有什么,一切都看得云淡风轻不好么?他才不要让自己变成汲汲专营的人。
至少他不会和宋雁离一样……
头脑中想着事情,东方际在云天堡中散步似地走来走去。这里是他从小就经常来的地方,下人们都认识他,他和其他客人是不一样的,可以随意进出任何地方。
他漫无目的地游荡着,忽然听到空气中有琴声悠然回荡。
那琴声绵长而蕴涵着内劲,没有高深的琴技不能得之,虽是柔中带刚,但却有着寂寞的韵味,甚至还带了些许的凄楚…………细细听来,竟然是一曲高山流水。
余伯牙见钟子期,叹人间知己难得,欣喜无限,故作此曲,将两人难得的友情比喻为高山流水般的畅快融洽。
但这琴声却有着幽怨的意味。
这样的琴声怎么会出现在云天堡?
东方际足下生风,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运功追逐那琴声而去…………
第五章
随着那琴声,东方际在云天堡中快速地移动着。东方世家轻功了得,他一路上几乎走的都是直道,一般的院墙他轻而易举就能越过,他就这么从一从从茂密的枝条,一堵堵的墙壁上飘然而过。那琴声初时还很大,到了后来,也许是因为一曲将终的缘故,竟然渐渐地细了下去。
正在东方际急切地想要看到弹琴者而急急追赶的时候,琴音竟然真的消失了,而与此同时,东方际也来到一个小小的园子前面。
那园子的墙壁不是普通的青色或者是红白两色,而是如同稀释过的墨汁一样带着浓重的灰。如果他脑子里从第一次进云天堡到现在近十五年的记忆没有错误,整个云天堡中有着这么独特的院墙的园子,只有宋雁离居住的砚园而已。
要让东方际相信宋雁离可以弹出这么悠扬的琴韵不譬于登天。宋雁离是个武学奇才没有错,但是人总是如此,如果有一方面擅长,另外一方面就势必会相应减弱,就好比他们东方家最擅长的是轻功,在江湖上是数一数二的厉害,但是相对来说,东方家的招式就不及其他门派的凌厉。
宋雁离的弱项则是乐理!云天老人不是没有试过想将宋雁离培养成一个全才,可是被请来的琴师都在三天以内自己卷着铺盖逃之夭夭。
不是他们不用心教,而是宋雁离实在是太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与其到最后被雇主说是教导无方,还不如趁早离去免得坏了自己的名声。
东方际敢用自己的脑袋打赌弹琴的人不是宋雁离,而且最近以来听说宋雁离搬去了荔情小筑,那么这院中究竟是住了什么人,而弹琴的又究竟是不是这个人呢?
无论如何,总要先去看看再说,反正云天堡的女眷都安排在后院中,砚园属于前院,里面应当住着男宾,他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
况且那琴声着实动人心弦,让他连那个弹琴的人儿也想要一并认识。
他今天恐怕有点头脑发热,平时可曾见他对什么事情如此执着?
东方际慢慢地度进园中,这样最多让人以为他是散步不经意地进入,而不是硬闯进来的。
弹出那样琴声的,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东方际前一刻还在想着这个问题,后一瞬……他就知道了答案…………
东方际几乎以为自己见到了天仙……
只见一个一袭白衣的人儿坐在园里唯一的小亭中,面前摆着一架古琴。
琴是上好的桐木做成的,因为岁月的历练而通体光亮,并没有时下流行的琴的花哨艳丽,但那古拙淳朴的造型却让人一眼就知道那琴非比寻常。
那样的琴,是很容易抢了琴师的光彩的,普通人在那架琴面前必然会变成琴的附庸。
然而这琴在那人的面前,却仿佛是一个衬托,让那人更显脱俗清雅。
不曾看过这么好看的人。
东方际以为东方素儿已经是最好看的,但是那人比素儿还要好看。
虽然清楚地知道那是个男人,但是东方际还是无法克制地要用自己知道的最好的词语来形容那人的容貌。
眉似远山黛,唇似含朱丹,眸似秋水脉脉,发如浮云散……
不够,不够……
即使把这些原本应该形容女子的词语用来说明,东方际也嫌不够。
最吸引人的是那人身上透出来的清灵气质,仅仅是看着他,便让人有一种超出三界外的感受。
那人没有看到自己,只是一直望着面前的琴,随即轻聚了眉头,伸手抚上琴弦。
手是白皙的手,长而纤细,异常好看的形状。
手作兰状,轻轻地拨了一下,看起来如同春风拂杨柳一样轻柔的动作,却让琴发出如同龙吟般的鸣声。
这样的境界,除非是人琴相通,否则是不可能达到的。
而要人琴相通,必须经过几十年的潜心投入。
那人看来不过是刚过弱冠之年的少年郎,白衣下的身躯以他这练武的人看,即便算是南方人,也是太过单薄,这样的他是如何达到这种抚琴之人都梦寐以求的境界的?
东方际来不及想更多,就看那人用手掌压住了还在峥然作响的琴弦,轻轻地叹了口气!
极轻极小的叹息声,却仿佛投入平静池水中的石子一样在他心中漾起波纹。
那叹息声中包含的淡淡的愁,竟然生生地刺痛了他。
万般不舍都涌上心头,对一个陌生的人,东方际居然感觉到不舍。
这时,那人发觉了他的存在,抬头看向这里。
于是东方际便正好看进那双浅色的瞳眸中……
那浅褐色的……仿佛蕴了秋水的瞳眸……
兰若亭在抚琴,弹的是一曲《高山流水》。
曲是刚刚才向张正齐学来的,他不曾学过琴,但是他会弹琴,他在仙界也是弹的,不过那些曲子多半是自己的随心所至,并没有现成的曲谱可以学习。
于是当张正齐说要教他弹琴的时候,他就随意地拨了首自己的曲子,不想老人一听之下竟然把跟了自己四十余年的古琴给了他,还手把手地教了他这首高山流水。
“好琴须衬好手艺,知己方奏知音曲。兰若娃儿,老人家我欣赏你的琴技,我游历江湖五十余年,这琴跟着我,就没有发现可以配得上这琴的人,今天终于被我找到,琴托付给你,我老人家也就放心了。而这曲《高山流水》也是非你用这琴来弹不可的!”
老人把话说得很绝,令他无法开口拒绝。所以还是收下了琴。但是不知道为何,他自己在弹这曲子的时候,总是会不期然地想起宋雁离。
宋雁离呵————
是否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和宋雁离当成了曲中人?因为现在的状况而想到了伯牙子期不得不分离的时候相互的痛苦牵念。没有了对方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就是因为一直想着那种凄切,所以他才把一首好好的曲子弹得惆怅起来。
而他……真的很多时日没有见过宋雁离了。
他怎么样了,病了么? 忙了么?还是……他根本就不想见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