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大全手机站 > 海誓山盟(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5 页

 

  这个被人类伤得体无完肤,完全失去信任之心的孩子,那双赤子般坦荡却无望死寂的眼神,在对望的第一眼,就击中他心底最脆弱的一部分——那是遥远到早已模糊成泥的前尘中,曾经有过的惊鸿一瞥,却是生生世世也无法忘怀的遗憾。他以为他能忘记的,他以为他已经忘记了,他看到他完全忘光了,却在一瞥之间,灵台微纹,明镜沾尘……

  温柔消失,苦涩一点一滴地融入叶凡明净的眸子,浓郁的色彩是挥洒不开的重墨……

  第二回 蓦然回首

  若论天下名山,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雁荡却独得一个奇字!雁荡山包括苍山支脉,绵延数百公里,又名雁岩、雁山,因主峰雁湖岗上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全山计有102峰、103岩、29石、66洞、25瀑、4湫、22嶂、22潭、20寺、12亭、11门4阙、9谷8坑、8岭9泉、11溪1涧等五百余处胜景,以峰、洞、岩、石、瀑、潭、嶂最为奇观。

  叶凡与少年一路走走停停,谈谈笑笑,倒也没个一定的目标,反正少年只是想出来解解闷,不辜负大好阳光,这雁荡遍山成景,无处不奇,移步换形,各擅胜场,到哪里都无所谓。不知不觉间,竟双双上了玉甑峰,但见鸟低飞于足下,云傍生于路旁,岚气堆绕,衣覆微湿,渐是行走困难,叶凡不由慢下了脚步。

  拭了把汗,他微眯眼向上一挑,触目间远山重叠,怪石峥嵘,雁荡顶峰明王峰却尚自遥遥,见身旁的少年正待一股作气直上最高峰,忙拉住少年,微微一笑。

  “我们在这休息片刻如何?”

  少年兴致正浓却脚步被阻,斜瞄叶凡,嘴角下撇。“偏就这般不中用。”

  冷嘲了一句后,虽不悦叶凡拖累了自己的行程,但想他大汗淋淋也是为了陪自己,终是不能不顾,便寻块大石坐了下来。叶凡瞧他神色不悦,也不相扰,笑吟吟地坐到他身畔,转目顾盼。



  这地方停得差了,举目山河无殊,没瞧见什么好风景,叶凡见少年不耐地扯着枯草,绕在指间用力绞动,百般无聊,不住斜睨自己,大有催促的意思,当下轻咳一声。“嗯,雁荡雁荡……我想到了个跟雁子有关的故事,听不听?”

  少年可有可无地瞧他一眼。

  “其实也不能说是故事,是真的发生过的。”叶凡想到那个故事,微微叹了口气。“唉,想想都不知该如何说起……那是某朝乙丑年间的事了。那年乡试,有人偕伴赴并州应试,在路旁见到一个捕雁的人,网中兜着着两只雁,周围围着一大群人,十分吵闹。他同行伙伴都是好奇之辈,就一块儿挤了过去,不知那里有什么奇妙之处。却是捕雁者在讲故事,讲的,自然是雁子的故事了。”说到这,笑了一笑。

  “那时正值深秋,旅雁南飞。两只雁子偶失群侣,在寻不着同伴的时候,误中陷阱,被捕雁人在山上捉到,拼命挣扎。可是,你想,那雁儿之力又如何胜得过人?终是挣脱不开,全被捕雁人一网兜住吊在背后,要拿到市集上去卖。

  去市集的路上,其中一只不死心,强挣着网,将脑袋自网间空隙处探出,它的伙伴也用扁平的啄拉扯那网绳,用身子顶着它,那网甚旧,又编得不太密,于是,在捕雁人没注意的时候,终于有一只挣脱出来,高飞上了天空。”

  少年听到这,无聊地打了个哈欠。

  “那捕雁的人见到飞了一只,怕这另一只也飞了,什么都得不到,就马上拿出刀子来,杀了网中剩下的这只。”叶凡温温一笑。“血腥之气冲上了天空,那只挣脱的雁子忽然不住悲鸣厉啸,绕着那死去的雁子转着圈子,等待着同伴的叫声,同伴的响应。捕雁人被那尖利的声音吓住了,正不知该怎么办时,那天空中的雁似也知同伴再也不会响应他了,突然从天空冲下,狠狠地撞在地上,骨折翅断而死。”

  少年瞪大了眼,没想到剧情急转直下,只觉得心头一跳,也不知是何感想,似见着那失伴的孤雁悲啼不止,鲜血四溅的尸骨。嘴上道:“这雁子也傻,好不容易挣脱了,却又白白便宜那捕雁人。”说到这,看了看叶凡,忍不住又问。“后来呢?”

  叶凡耸耸肩。“哪有什么后来,那捕雁人不过凡夫俗子一个,猎人因幼鹿而放母鹿只不过是佛经上的故事,他照样将雁子拿到市集上去卖,顺便用这个故事来提高价格。只是如此烈性的雁子,谁也不敢买下来吃,怕吃下一肚子冤气,结果反而坏了生意。那个往并州应试的人听了此事,心下伤悲,便自俗子手中买下,将它们埋在汾水旁,累石为丘,称为雁丘。不过读书人的毛病是动情时就非得吟诵一番方才过瘾,那些仕子们每人写上一首祭双雁之烈,这个故事才流传下来。”说到这,突然吟了起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其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少年怔怔听着,也似痴了一般,静立不语,忘了催叶凡赶路。叶凡正欲籍机多休息片刻,却听少年也是一叹。“动物中竟也有如此痴情,果然是人不如兽——人类总是用比翼鸟并蒂莲来形容深情,却原来人类对感情的最高期望也不只不过花鸟相同。嘿,亏是如此卑劣的人类,还敢自称天地自然的主宰,实实教人笑掉大牙!”

  叶凡头痛地发现,这个故事好象没让少年感染到什么温情,只让他更偏激了。“话不能这么说……你说那比翼鸟并蒂莲,可知并蒂莲的由来吗?”

  少年干脆地摇头。“我怎么可能有空去看这种无聊的杂志小说之言。”

  叶凡的耳朵自动过滤不动听的话。“那你再听个故事如何?我记得,好象是更久的泰和年中吧,大民有两户小儿女,已到婚嫁之年,却不得如意……嗯,这个其中问题,你还小,我就不跟你说了,反正他们抗争不得,就双双赴水自尽。”说着笑咪咪地安抚着少年因自己说他还小而鼓起的双颊,继续道:“两家家人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忙报官,出动官府到水中寻找两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却一无所获……放心,没有什么成仙成怪的故事,尸体最后被个踏藕人发现,带回去收祭了。只不过,到了第二年,这陂的荷花尽数盛开,争清斗妍,竟没有一株不是并蒂齐放,一如那小儿女并肩相依。于是这件事就在当时广为流传,甚至在朝廷乐府歌曲内也有以《双渠怨》命篇。所以啊,不是人类的感情比不过自然生物,想人类情之所钟,可以教长城倾倒,草木同悲……”

  少年狐疑地看着说得慷慨激昂,难以自制的叶凡。“怎么你说起来我却是觉得一点赞同的感觉都没有。”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